消费警示信息公开

mobile288-365提醒市民慎食野生蘑菇
? ? 每入夏秋季节,天气闷热潮湿,利于真菌生长,发生家庭采摘误食毒蘑菇的风险增大。为预防食用野生毒蘑菇中毒,mobile288-365作出食品安全提示。
?
? ? 野生蘑菇营养丰富,味道鲜美,有“山珍”之称。然而人们在享用美味的野生蘑菇时,悲剧也在不时上演。蘑菇中毒已成为食物中毒事件中导致死亡多发的原因之一。近年来,媒体报道蘑菇中毒致死事件屡见不鲜。因此,掌握食品安全基本知识,预防蘑菇中毒,对于减少误食中毒事件尤为重要。
?
? ? 一、毒蘑菇中毒临床表现。
?
? ? 毒蘑菇是一类可使人或动物中毒的大型真菌,其成分复杂,一种毒蘑菇常含有多种毒素。中毒与否与烹调方法、食用量的多少、饮食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,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多样。目前根据中毒作用机制和典型临床表现,蘑菇中毒事件主要分为以下五型:
?
? ? (一)胃肠炎型
?
? ? ?潜伏期多为10分钟-2小时,表现为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消化道症状。一般预后较好,但严重中毒者可因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出现休克、昏迷,甚至死亡。常见种类如黄粉末牛肝菌、毒红菇、密褶红菇、毛头乳菇、小豹斑鹅膏、硫磺菌、月光菌等。
?
(二)神经精神型
?
潜伏期一般10分钟-6小时,除出现消化道症状外,精神症状如兴奋、狂躁、幻视、幻听等表现,同时可伴有瞳孔缩小、多汗、唾液增多、流泪等症状。预后多良好。代表种如毒蝇鹅膏、华丽牛肝菌、中华牛肝菌、小美牛肝菌、斑褶菇、光盖菇、裸盖菇、硫磺菌等。
?
? ? (三)肝脏损伤型
?
? ? 潜伏期一般为数小时-30小时,少数在半小时内发病。早期可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,轻度中毒患者脏器损害不严重,直接进入恢复期。多数中毒患者在消化道症状后呈1-2天的“假愈期”,此时谷丙转氨酶已经升高,之后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部不适、纳差、肝区疼痛、肝脏肿大、黄疸、有出血倾向,经积极治疗,约2-3周后渐趋恢复。少数病例呈爆发性经过,因肝性脑病、呼吸和循环衰竭死亡。少数病例有心律失常、少尿、尿闭等表现。代表种如致命鹅膏、黄盖鹅膏、灰花纹鹅膏、秋生盔孢伞、褐鳞环柄菇(褐鳞小伞)等。
?
? ? (四)溶血型
?
? ? 潜伏期一般6-12小时,除消化道症状外,可出现腰腹部疼痛、无力、深褐色尿、贫血、肝脾肿大等急性溶血症状,严重溶血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,甚至死亡。此型还可伴有中枢神经系统表现。代表种类如鹿花菌和赭鹿花菌。
?
? ? (五)光敏性皮炎型
?
? ? 潜伏期一般24-48小时,可出现皮肤红肿或疱疹,日光照射后症状加重,毒性成分可能为卟啉类光敏性物质,该型一般预后良好。代表种类如叶状耳盘菌、胶陀螺等。
?
? ? 二、毒蘑菇中毒认识上的误区。
?
? ? 目前民间普遍认为鲜艳的蘑菇有毒,颜色普通的蘑菇没毒。事实上根据颜色与形状不能简单区别蘑菇是否有毒。鸡油菌、褶孔牛肝菌和大红菌等颜色鲜艳,美味可食;而灰花纹鹅膏、致命鹅膏等剧毒蘑菇,其颜色则为灰色或白色。
?
? ? 有些群众以为长在潮湿处或家畜粪便上的蘑菇有毒,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蘑菇无毒。有一些毒蘑菇的确喜生长在粪便上,如盔孢伞和花褶伞中一些有毒种类;但是鹅膏、口蘑、红菇中一些有毒种类也生长在松林中。
?
民间流传着将蘑菇跟银器、生姜、大米、生葱一起煮,以液体是否变黑来判断毒性。事实上蘑菇毒素不能与银器等发生化学反应,也就不能产生颜色变化。
?
? ? 还有人相信有分泌物或受伤变色的蘑菇有毒。实际有部分毒蘑菇的确具有分泌物或受伤变色,但是有一些多汁蘑菇受伤后,有乳汁分泌,同时颜色也会发生变化,它们不仅没有毒,而且还是美味食用菌,如多汁乳菇(俗称奶浆菌)。
?
? ? 还有从朴素道理演绎出生蛆、生虫的蘑菇没有毒的结论。实际上许多剧毒的蘑菇成熟后同样会生蛆、生虫。
?
? ? 综上所述,鉴别野生蘑菇是否有毒需要专业机构和人员帮助,目前没有简单易行的鉴别方法,民间流传的辨别的方法并不可靠,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避免采摘、采购和食用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。一旦误食野生蘑菇后出现头晕、呕吐、腹泻等症状,应尽早采用催吐、洗胃、导泻、灌肠等方法,迅速排除毒素,并立即到医院就诊。